close

文從字順各識職

分類:閱讀
2011/06/13 19:09


 

 

 

 

人間福報

《社論》正視中文西化現象

 
                     
     
 
  作家余光中先生前天在中山大學畢業典禮上提醒大家:「不要把英文習慣帶到中文」,一定要用「正宗中文」。他說「中文西化」現象日益嚴重,每種語言都有其特色,中文與英文各有特質,學生努力學英文之際,不要把英文習慣帶到中文裡,「讓原本清清楚楚的用語,變成非驢非馬的奇怪句子」。

余光中先生對中文西化現象一向憂心的不斷疾呼;從早期《掌上雨》中的〈古董店與委託行之間〉揭開序幕,後來在《青青邊愁》、《望鄉的牧神》、《分水嶺上》、《記憶像鐵軌一樣長》、《從徐霞客到梵谷》各書中,都表現出對挽救中文抨擊西化的痛心。他呼籲回歸中文句式靈活,聲調鏗鏘的常態,尤重措詞簡潔。馬總統也曾表示余光中先生寫的〈從西而不化到西而化之〉,是對他公務生涯影響甚深的一篇文章,曾影印分送部屬、同僚閱讀。

中文西化最大的弊病在於囉嗦,失去了中文簡潔的優美。用詞簡潔絕非易事,《文心雕龍》說「文雖雜而有質,色雖糅而有本。」此處的「文」指的是花紋,是說文雖然雜亂卻有一個固定的質地,顏色雖然很雜亂卻有一個根本。那麼什麼是中文的質地根本呢?鄭騫先生認為是「不用雕琢,不用修飾」。

現在的學生習慣用英文語法思考,表達方式回到中文就有些不倫不類。作家侯吉諒舉例新聞播報為例:現在「來到」內閣的人事「部分」,準閣揆正在做一個宣布的「動作」;接著主播表示,現在「來到」大陸富豪團的「部分」,進行精品旅館的考察「動作」。竟出現:「一拳打在長在臉上的鼻子」,這樣令 人不解的句法,「鼻子不長在臉上,會長在什麼地方?」

現在中文寫作,在西化的虛字、倒裝句、介詞、動詞、數詞、語態所構成的迷魂陣中,失去了方向。虛字太多的囉嗦,是當前中文西化嚴重弊病之一,史學大家余英時先生就指出他最不喜歡虛字太多的寫讀。

中文西化除了小孩子學習英文的影響之外,還有兩大原因,一是電視的影響。一份由多所大專院校通識教育中心合作撰寫的「提升技職校院學生語文應用能力改善計畫」,蒐集文法錯誤、用詞失當的電視新聞播報用語當教材。教材指出,電視新聞全天候重複播送,同樣措詞句法不斷出現,聽久了,錯的也變成對的,閱聽人無法辨別,間接影響語文能力。

二是現在學生常用MSN、簡訊溝通,同音異字用多了,文字能力下滑。陶晶瑩做「大學生了沒?」節目更深有同感,所以她特別錄了「中文能力大考驗」,逾半學生錯字連篇,用語累贅。寫作最基本的要素是能做到「文從字順各識職」,現在中文西化讓寫出來的文字很「詭異」。「文心雕龍」作者劉勰就主張文字一定要避「詭異」,他說:「今一字詭異,則群句震驚;三人弗識,則將成字妖矣。」

過於西化就是一種字妖,因此要在西化潮流中掌握中文基本語法的主軸,最好的武器就是「簡潔」,作家楊子先生曾說:「最耐久的散文,都是用簡單句語寫的」

 

 

 

 

 

 

文心雕龍

 
 
 

文心雕龍》是中國第一部系統文藝理論巨著,也是一部理論批評著作,完書於中國南北朝時期,作者為劉勰

《文心雕龍》分上下兩編,每編25篇,包括「總論」、「文體論」、「創作論」、「批評論」和「總序」等五部分。其中總論5篇,論「文之樞紐」,打下理論基礎;文體論20篇,每篇分論一種或兩三種文體;創作論19篇,分論創作過程、作家風格、文質關係、寫作技巧、文辭聲律等;批評論5篇,從不同角度對過去時代的文風及作家的成就提出批評,並對批評方法作了探討,也是全書精彩部分;最後一篇〈序志〉是全書的總序,說明了自己的創作目的和全書的部署意圖。

《文心雕龍》是中國有史以來最精密的批評的書,「體大而慮周」,全書重點有兩個:一個是反對不切實用的浮靡文風;一個是主張實用的「攡文必在緯軍國」之落實文風。劉勰把全部的書都當成文學書來看,所以本書的立論,也就極為廣泛了。

 

 

我也

檢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丑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