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目睹

分類:閱讀
2011/08/23 08:59

 

這就像把望遠鏡倒過來﹐你祇能看到那些大塊的東西﹕我是怎樣生活的﹖我愛過誰﹖我得到什麼﹖我錯過什麼﹖我還能做些什麼﹖

  生與死本是自然遞嬗的過程﹐然而在今日社會﹐死亡和死亡的過程脫離日常生活﹐變得隱密而不可言說。人們對死亡的認識變得模糊﹐因而心懷恐懼。然而﹐這個把我們帶往未知世界的過程﹐有沒有更好的方式﹖

  臨終關懷醫院是瀕死者度過生命最後時光的地方。
  住進院裡的人﹐知道自己沒有機會回家﹐知道自己沒有多少時間﹐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

  他們祇有短暫的一段時間﹐可以為自己的生命做個總結﹐與自己和他人和解﹐面對死亡這個課題以及處理死後的問題。

  本書作者和攝影者走訪德國數所臨終關懷醫院﹐和院中的病人﹑家屬及醫護人員深談﹐寫成細膩的文字紀錄。攝影者則分別為每個病人拍攝兩張臉部特寫;一張是即將畫上句點的生命﹐另一張則是死亡的容顏。從這兩張並列對比的照片﹐看到面對生命終點的倉皇﹑滿足或哀傷﹐也看到死亡的平靜。

斯特萊太太在死前一個月﹐仍抱著堅定的求生意志。

  51歲的芭芭拉﹐從小在孤兒院長大﹐渴望母親的愛。她在最後幾個月常常夢到自己是個孩子。

  當死亡站在曹太太的門前﹐她變得更誠實。能夠談論自己的內心﹐對她是一種解脫。

  談普林太太打定主意﹐直到最後一刻都帶著清醒的理智﹐精心安排剩下的時間。
好幾個瀕死病人沒有機會和最親密的人開誠佈公地談﹁死﹂這件事﹐他們來不及向對方說出愛。

  這些瀕死者最後的願望是什麼﹖希望多活一些時候﹐希望死亡來得乾脆而溫柔一些﹐希望死亡不是一切的結束……
在臨終關懷醫院﹐這些願望並非完全不可能實現。

  在死亡來臨前﹁真正的生活﹂﹐不但是瀕死者的願望﹐也是以為死亡很遙遠的每個人﹐珍惜生命最好的方式。

作者簡介

貝雅特‧拉蔻塔﹙Beate Lakotta﹚

  生於1965年﹐現擔任德國︽明鏡︾週刊﹙Spiegel﹚科學編輯。攝影師華特‧謝爾斯﹙Walter Schels﹚生於1936年﹐以人物和動物的性格特質研究而聞名。他們在2003年於︽明鏡︾週刊所發表的〈死前再活一次﹀專題﹐因報導深入而獲頒漢薩–米特獎﹙Hansel-Mieth-Preis﹚﹐以及聯邦誌工福利工作會所頒發的德國社會獎﹙Deutsche Sozialpreis﹚。華特‧謝爾斯的攝影作品並榮獲2004年世界新聞攝影大賽二獎。

 

 

 

昨日

看完

死前活一次

第一次

刊在

人間福報

 

 

目睹

 

是的

我ㄧ人

我目睹

88年

8月8日

中午

1點

父親

氣息

停止

 

這本書

讓我

想起

父親

病發

死亡

四個月

死前

磨難

一一

浮現

 

活著

辛苦

死前

痛苦

 

身為

長子

母親多病

早逝

父親性格

難近

6個妹妹

由他

照顧

 

 

那天搭機

無意

望了

一個

山頭

一眼

 

 

大哥抵達

醫院

帶了一份

金寶山

的簡介

告知我

這是

父親

將安葬

的地點

看了

簡介

那照片

跟我

在機上

所見

一致

 

 

父親

那裡有您

喜愛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丑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